民族走廊 ”概念來自 1979年費孝通提出的民族遷移論,後來又有學說中國人也是源自非洲,經東南亞沿著更古的茶馬古道由西南通道進入中國河套開始擴散,然後由西向東,又自北向南遷移。
不論那種學說,有一點不能否認的古人是順著自然空间走,順著由眾多山川形成的又能夠行走的道路遷置,而這些能夠走的 路 ,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順著山勢或順著江河延伸的羊腸小路。最後由于現代技術的進步成為道路。
2015年8月通車的古昭公路(古夫到昭君橋) ,最近被中國媒體稱作中國最美水上公路。其中約有4公里是建在河流溪水中,沒有開山毀林,算是中國第一條環保公路建設起點。
不論那種學說,有一點不能否認的古人是順著自然空间走,順著由眾多山川形成的又能夠行走的道路遷置,而這些能夠走的 路 ,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順著山勢或順著江河延伸的羊腸小路。最後由于現代技術的進步成為道路。
2015年8月通車的古昭公路(古夫到昭君橋) ,最近被中國媒體稱作中國最美水上公路。其中約有4公里是建在河流溪水中,沒有開山毀林,算是中國第一條環保公路建設起點。
看回2015年通車後的橋段(圖來自中國媒體2)
看回2016通車後橋段(圖來自中國媒體3)
上面三張圖來自中國媒體
遠處可見一條水管,沿山脊而下,是水管式沖壓式電站。高山的溶雪,或在高山上集水引流,代替上源水庫,下源則排流到河江中。這種小型發電多屬干流發電,只能供應給附近的村莊小鎮。在中國西南未發展完善的地區,常常會見到這種 Turbines and
electrical generators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